林二虎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81中文网www.airylea.net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秦刚与邹放正走入菱川书院,就听到正堂之中几名学子为着扬州书局新近出版的一套书籍而争论。

而这套书籍,居然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《梦溪笔谈》,而其作者,便就是此下谪居于润州的沈括沈存中。

自沈括因永乐城兵败而被贬,基本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。他先后到了随州、秀州,最后于元佑四年迁居至润州,在梦溪园里隐居,并开始潜心创作《梦溪笔谈》。

而此时已是元佑八年,听闻这部鸿篇巨着已然问世,秦刚不由地一阵欣喜涌上心头。

要知道《梦溪笔谈》曾被后世誉为“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”,是唐宋以来的中国人对于自然、社会、科技以及人文现象观察后,最重要的集大成者之书籍。

当然,此时的秦刚也只能按捺住心头的激动,只是颇有兴趣地与邹放一道,静静地立于众人的身后,听闻堂中的辩论。

在陆陆续续的争论发言之中,听得出支持那位被称进明的学子的声音要稍显多些。

毕竟像《梦溪笔谈》这样一部多达二十六卷之多的巨幅丛书,一是文体涉类庞杂,按时人习惯的“经史子集”的书籍分类标准来看,似乎放在哪里都不是觉得太合适。

二是书里所记载反映的内容,远远超出了当时读书人的一般理解范畴,总觉得它完全偏离了经义大道,多少会引发各种不解,甚至会是激烈的反对观点。

“梦溪丈人之书,其实可列入子部。我看此书,观天地之万象,录世间的细微,颇有秦秋诸子百家之气度。而这儒学大道,莫不脱于解经释子之说也!”突然出现的这一声音,又给一度陷于弱势的一派注入了新的信心与力量。

邹放此时小声告诉秦刚,说此话者,正是该书院山长乔襄文。秦刚赶紧循音看去,却见此人虽为山长,却是混迹端坐于众位学子之中,约摸三十多岁的模样,长就了一副慈眉顺目之面容,倒是并没有多少想像中的那种学者师尊的威严气息。

发言完毕,也没有那种身为山长欲求“一锤定音”的感觉,似乎却是有一点“抛砖引玉”的再起话题之意思。

果然,立刻便有学子反驳:“即使列入子部,这诸子百家,除却孔孟之圣道,其余不过都只是一家之言, 譬如杨墨之道,不过邪说诬民,充塞仁义也。”

“非也非也,六经为儒家之源,更为诸子之源。尧舜二帝,禹汤文武四王,莫不为诸子百家所推崇。”

“沈存中,壬人也!”这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修仙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剑破云京的天下第一只想跑路

剑破云京的天下第一只想跑路

流年笙梦
穿越异世,君临成了襁褓中的婴儿,天资绝世,三岁修行,九岁后天,千颜千面,杀人于无形之中。 十七岁杀奸相入先天,二十岁剑破京城,独战万军,登临天下第一刺客。 江湖路远,刺客难行。 风风雨雨,荡尽天涯。 江湖传闻世间有一小楼,楼名墨影,掌天下之杀伐,许进不许出。 楼内有一金盆,美其名曰金盆洗手,却是无人能从中走出。 直到有一天,年轻的天下第一刺客提桶就跑,故事的序幕就此拉开。
修仙 连载 69万字
明末辽东从军行

明末辽东从军行

辽鹰
明万历四十七年农历三月初,萨尔浒之战爆发,游击将军杨钦父子三人皆殉国,唯独四子杨林机缘巧合从尸山血海中突围而出,我们的故事由此开始.........本故事没有金手指、后勤系统和王霸魅力;更没有后宫种马美女如云。如看官您介意如此,那么敝人请您...
修仙 连载 87万字